如何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一直是青少年健康教育的难题。
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,尽管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逐渐上升,但存在学生视力不良和近视率偏高、超重肥胖率上升、大学生身体素质下滑等问题。出现这些问题的个体成因复杂,但充分说明了加强青少年健康教育的迫切性。
在学生健康素养的培育中,学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健康学校建设是一个极佳的契机,可由此加快建立学校健康管理制度,有计划、有目的、系统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与健康行为。作为育人的关键主体,学校应当把建设健康学校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,更加主动地落实“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”相关实践要求。
健康是个大概念,学校健康教育内容到底该包括哪些方面?
根据我国学生的具体情况,应在关注肥胖、脊柱侧弯、龋齿、流感等常见病或传染病预防的同时,进一步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和精神卫生问题。应注重学校健康教育知识的实用性和时效性,着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心理、自我健康管理能力,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健康素养。
来源:人民网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